吐下后胃中空虚,木邪为患,故君茯苓以清胸中之肺气,而治节出;用桂逆满,而君主安。斯知先天之元阳,仍赖后天之胃气培植也。
凡妄下必伤胃气,胃气虚则阳邪袭阴,故转属太阴;胃气实则两阳相搏,故转属阳明。病患藏无他病,时发热,自汗出而不愈者,此卫气不和也。
气上冲者,阳气有余也,故外虽不解,亦不内陷。多服暖水,汗出表热不解,内复烦渴者,因于发汗过多。
盖恶寒之表,甚于身疼,心下之痞,轻于清谷,与救急之法不同。仲景于表症不用人参,此因正邪分争,正不胜邪,故用之扶元气,助正以却邪也。
然柴胡有疑似症,不可不审。未离于表,故为解表之小方。
夫五苓散又是治饮多之法。 平素好酒,湿热在中,故得甘必呕。